【俄羅斯茶會】煲「涼茶」、煮糊仔、用麵包釀飲料——未有咖啡和茶的時代俄羅斯人喝甚麼?
2024-08-06
「麻煩你,我要杯咖啡。」
「我們沒有咖啡。」
「那要杯茶吧。」
「也沒有茶。」
「呃……要奶茶吧。」
「都說了,沒有茶。」
「怎麼樣樣都沒有的?這裏究竟有甚麼喝?」
麥兜到茶餐廳點魚蛋粗麵的經典笑話你還記得嗎?如果說,你和麥兜來一場時光旅行,回到17世紀前的俄羅斯,很大機會與餐廳待應展開以上對話。前兩篇文章提到,中國茶葉傳入俄羅斯不過數百年,在此之前,其實當地人亦有自己的獨特飲料,其中一種竟用到麵包來釀造,還有他們神奇地跟廣東人一樣,會「煲涼茶」和「煮糊仔」。所幸的是,這些古方飲料並未因茶葉的風靡而被淘汰,現在的人只須喝上一口,仍能從舌尖上領略到多個世紀前的味道。
俄羅斯人的祖先曾研製出多種飲料,其中有4種較為著名。第一種是草藥湯(俄語:Взвар,英語:Vzvar)。採集周遭生長的花草來煲湯似乎是某種人類本能,未有茶的時代,人們會採集芳香的、有藥用價值的植物曬乾,再加進水或啤酒中煮湯。配方則千變萬化,視乎當地生長的植物而定,有些食譜不煲花草,而用各種乾果加蜂蜜煮糖水,故此不同湯劑的效用也不同。說穿了有點像廣東人煲的涼茶如夏桑菊、廿四味之類。
另一種傳統熱飲是香料蜜糖水(俄語:Сбитень,英語:Sbiten),最常見的香料組合是生薑、鼠尾草、聖約翰草、肉桂和肉荳蔻,但每個人的食譜也不一樣,香料的添減全視乎個人口味。有做法是以藏紅花和糖蜜(甘蔗或甜菜製成食糖的加工過程中產生之副產品)代替蜂蜜。
格瓦斯(俄語:Квас,英語:Kvass)則是不可不提的傳統冷飲,由麵包發酵而成,含低度酒精,有氣泡,有麥香,跟啤酒有點相像,但有益得多,俄羅斯人夏天解暑必喝。該飲料在9至10世紀已出現,時至今日在俄羅斯、烏克蘭及其他東歐地區仍非常流行。
最後一種古早飲料是甜露(俄語:Кисель,英語:Kissel),如果直接翻譯其俄語名字,你會得出「果凍」二字,但又一時摸不着頭腦:果凍怎麼能算飲料呢?其實觀其食譜,該飲料的特別之處是添加了澱粉(馬鈴薯澱粉或粟粉)作為增稠劑,與香港人慣食的糖水如杏仁露、核桃糊等有着差不多的順滑口感,其差別之處不過是味道不一而已。譬如一款牛奶甜露,用到的材料是牛奶、砂糖、雲呢拿香精和澱粉,換句話說即是甜奶糊,相信其味道不難想像。
更有趣的是,在甜露食譜的基礎上多加澱粉,便可製作出有如布甸或凍糕的甜品,教人不得不感嘆世上的「嗜甜怪」的思路,果然都是一樣的。
資料來源:俄羅斯歷史資訊平台«Arzamas»